渠道爲王:揭開穩定币全球擴張的關鍵底牌

深潮精選 · 2025-04-03 18:05:26 · 12111

撰文:深潮 TechFlow

加密市場最近的幾件事,再次将穩定币推上風口浪尖。

4月2日晚,孫宇晨的一則關于香港信托公司 First Digital Labs 的爆料,讓該公司發行的穩定币 FDUSD 瞬間脫錨,價格一度跌至0.87美元,引發社區熱議。

币安作爲 FDUSD 的主要交易平台,迅速回應該穩定币可以1:1兌付,這才使得 FDUSD 價格逐漸回錨。

而幾乎在同一天,穩定币 USDC 背後的巨頭,發行商 Circle 向美國 SEC 提交 IPO申請,試圖通過上市與合規,搶占全球市場。

這兩個事件看似無關,背後實則指向了一個核心問題:

今天穩定币的成功,拼的不是技術,而是渠道。

FDUSD 在關鍵時刻有被渠道抛棄的風險——如果沒有币安的強力背書,FDUSD可能早已無人問津,淪爲“有價無市”的孤币。

而 Circle上市的背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其爲上市做準備提交的S-1文件顯示,交易所因持有USDC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息收入分成,說人話就是 Circle 花錢買渠道,讓各大交易所持有 USDC。

這就是渠道的力量:它不僅決定了穩定币的可見性和流動性,更直接影響了用戶的信任和采用。

穩定币的兩端:資産儲備與渠道鋪開

在穩定币、現實金融與加密經濟逐漸交融的世界裏,一個穩定币的生存邏輯,可以拆解爲“兩頭”:

一頭是足夠的資産儲備,解決“你放心用”的信任問題,比如 USDC 和 USDT 背後都有購買的短期美債或美元做支撐,規模龐大的儲備金讓你相信自己不是在用空氣币;

另一頭是渠道鋪開,解決“你有地方用”的使用問題。在加密世界,渠道意味着交易所的背書、DeFi協議的集成、以及支付場景的覆蓋。穩定币如果不能進入主流交易所的交易對、DeFi的流動性池,或者場外交易(OTC)市場,就無法形成真正的使用閉環。

以傳統行業類比,渠道鋪開就像品牌争取曝光和流量。穩定币需要在用戶最活躍的場景中“刷存在感”,才能從衆多競争者中脫穎而出。

之前數據顯示,2024年4月,穩定币在集中化交易所(CEXs)的月交易量達到2.18萬億美元,較2023年12月的9950億美元顯著增長,顯示其在加密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行業趨勢預測,若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勢頭,2025年2月穩定币的月交易量可能達到1.2萬億美元,活躍地址或從2024年5月的2750萬增至3000萬。

此外,2024年9月的數據顯示,約90%的穩定币交易量集中在頭部交易所和DeFi協議。這意味着,渠道的廣度和深度直接決定了穩定币的采用率。

資産儲備和渠道鋪開看似同等重要,但現實中,渠道往往更具決定性。#p#分頁标題#e#

原因很簡單:用戶對穩定币的信任不僅來自儲備的透明度,更來自其在市場中的可見性和流動性。

如果一個穩定币儲備再充足,但沒有渠道支持,用戶無法方便地使用或交易,它就隻能成爲“可見但不可用的死币”。

畢竟對于我們每個人, Tether 和 Circle 資金儲備更多隻是一紙遙遠的報告;而 USDC 和 USDT 能不能夠買到,則是一眼就能看到的事情。

交易所即渠道

回到文章開頭說到的幾個例子上。

當孫宇晨爆料 FDUSD 發行商First Digital Trust(FDT)無法兌付時,FDUSD價格脫錨迅速跌至0.87美元。

FDUSD的儲備透明度本身也相對不夠透明,其托管銀行和資産構成從未公開;唯一支撐其穩定的,或許是币安的背書。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FDUSD 流動性最大的交易平台仍是币安。

當币安官方公告指出 FDUSD 可以1:1兌付時,市場信心回暖,價格也逐漸回錨。

這一事件其實變相說明,當穩定币資産儲備的透明度不足時,渠道的背書可以成爲穩定币的“救命稻草”。如果沒有币安的強力支持,FDUSD 在輿論的風口浪尖裏現在是否能夠回錨,還是個未知數。

這事說白了,是一個穩定币在經受一場FUD時,被動地爲其渠道所救。

當然,也有穩定币主動向渠道示好。

公開數據顯示,USDT 占了穩定币市場的大頭,市占率超過60%;而 USDC 則隻占到了25%左右。

因此,爲了穩住 USDC 的市場份額,Circle 作爲其背後的發行方, 向各大交易所抛出橄榄枝,以期交易所們能夠儲備更多的 USDC。

比如從最近 Circle 向 SEC 提交的 IPO 文件中可以看到,Circle向币安支付了6025萬美元一次性預付費用,并同意按币安持有的USDC餘額支付月度激勵費。

“币安需在其平台上推廣USDC并在财政儲備中持有USDC。月度激勵費僅在币安持有至少15億枚USDC時支付,同時币安承諾持有30億枚USDC”。

另一邊,Circle 也對美國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開出了類似條件,Coinbase将獲得USDC儲備剩餘收入的50%。

具體細節上,從Circle儲備收入中分成的比例,實際上與Coinbase平台上持有的USDC數量直接相關。

如果更多的USDC存儲在Coinbase平台上,交易所分得的儲備收入比例将增加;反之,如果用戶直接通過Circle或其他平台持有USDC,Coinbase的收入占比将減少。

所以,你可以理解爲 Circle 在支付渠道費,讓交易所們盡可能的儲備和推廣自家的 USDC。

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奧地利經濟學派經濟學家哈耶克,曾在其著作《貨币的非國家化》中提出一個颠覆性的觀點:#p#分頁标題#e#

“讓市場自由競争,優勝劣汰,最終選出最好的貨币。”

哈耶克認爲,貨币不應由政府壟斷發行,而應允許多種貨币并存,通過市場競争篩選出最穩定、最可信的貨币形式。穩定币的出現,似乎是對這一理論的一次實踐:USDT和USDC們,試圖在競争成爲用戶心中那個最佳的“數字美元”。

但現實情況是,市場的自由選擇往往受到渠道的深刻影響。

穩定币的競争并非完全基于資産儲備的透明度或技術的優越性,而更多地取決于誰能占據更多的渠道資源。

USDT 爲什麽這麽流行?

儲備規模大當然是它紙面上良好的基本面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它或許已經在某些“特殊渠道”裏卡住了獨特的生态位。

灰産、跑分、帶單、電詐...在這些拿不上台面的業務中,USDT 已經成了心照不宣的地下硬通貨;你很少看到有人真的拿USDT反向去1:1換回美元,但它似乎已經被廣泛的被用作“特殊業務”結算的首選标的。

用互聯網黑話來說,這是找到了自己的垂直賽道。

而 USDC 即使沒有那麽流行,在币安和Coinbase的主力地位也不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上文 Circle 的IPO 文件也提到了,本質上是 Circle 花錢買來的。

兩種穩定币,兩種采用路徑,既非法定,也非天選,都是加密行業從邊緣野蠻生長逐漸形成氣候的來時路。

在這個充滿灰色地帶的加密世界裏,USDT和USDC用不同的方式證明了一件事:不管是地下硬通貨還是買來的席位,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

全球擴張的勝負手

最後,穩定币的生存邏輯,歸根結底是一場關于信任和場景的博弈。

渠道不僅是生存的命脈,更是制勝的關鍵。

正如哈耶克所設想的市場自由競争,穩定币在未來或許會選出那個“最好的數字美元”。

但在這場戰争中,誰能占據更多的交易所交易對、DeFi流動性池和支付場景,誰就能赢得用戶的信任和市場的主導權。

USDT受灰色渠道青睐,USDC用合規買路,其他新興穩定币競争者們在各自的DeFi協議、交易所和鏈的背書下艱難求生——不同的路徑,同一個真理:渠道爲王。

未來,随着監管的收緊、DeFi的崛起和央行數字貨币(CBDC)的競争,穩定币的全球擴張之路将更加複雜。

但無論規則如何變化,渠道的邏輯永恒不變。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中,誰能鋪開更廣的渠道,誰就将成爲真正的王者。

風險提示
關于防範以“虛拟貨币”“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免責聲明
作爲區塊鏈信息平台,本站所提供的資訊信息不代表任何投資暗示,鑒于中國尚未出台數字資産相關政策及法規,請中國大陸用戶謹慎進行數字貨币投資。

關于我們
168ABC.com 報道全球區塊鏈和加密貨币新聞,基于公正、真實、透明和準确的新聞标準,提供相關領袖意見、評論與指南,向讀者介紹在今日或将來能成功地運用的科技技術。我們相信區塊鏈革命中最重要的是人們理解和迎接變化的能力,每天有數以萬計的知識需要學習和理解,歡迎加入我們的旅程,聚集所有發聲來實踐改變,掌握航向前方的動力。

本資訊鏈接
168财經網 https://168abc.com/news/7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