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银行业再遭重挫!德银成为新“风暴眼” 但不同的是...-市场参考
继世界各国央行都已在上周做出利率决议后,市场正将注意力重新转向银行业。然而,在如今的紧张气氛中,市场的谨慎可能很快且武断地变成“偏执”。
在瑞银于3月19日承诺收购瑞士信贷后,德意志银行(下文简称德银)似乎是最新的受害者。
上周五,在德银的信用违约互换价格(CDS)升至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后,投资者对欧洲银行业健康状况的担忧被进一步“引爆”,欧洲斯托克600指数受银行股拖累,收跌1.4%。除德银外,法国兴业银行下跌6.13%,巴克莱银行下跌4.21%,法国巴黎银行下跌5.27%。
不过,许多分析师并没有像瑞信危机时期那般紧张,反而是摸不着头脑:为什么这家连续10个季度盈利、拥有强大资本和偿付能力的银行,会成为市场的下一个目标。
德银近年来进行了数十亿欧元的重组,旨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该银行在2022年录得50亿欧元(约54亿美元)的年净利润,较上年增长159%。相比之下,瑞信去年第四季度亏损14亿瑞士法郎(约15.1亿美元),全年亏损73亿瑞士法郎。
截至2022年底,德银的CET1比率(衡量银行偿付能力的指标)为13.4%,流动性覆盖率为142%,净稳定融资率为119%。这些数字并不表明有任何理由担心德银的偿付能力或流动性状况。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在上周五表示,德银已经“彻底重组并使其业务模式现代化,是一家盈利能力非常强的银行”,没有理由对其未来进行揣测。
德银不会是下一个瑞信?
目前,市场对德意志银行的部分担忧集中在该行在美国的商业房地产风险敞口和大量衍生品业务。
不过,AllianceBernstein旗下的研究公司Autonomous上周五驳斥了这些担忧,称这是“众所周知,不太可怕”,并指出该行“资本和流动性状况强劲”。Autonomous策略师Stuart Graham和Leona Li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
“我们对该股的‘表现不佳’评级仅仅是基于我们的观点,即该行业的其他股票(即相对价值)更具吸引力。我们不担心德银的生存能力或资产评级。需要明确的是,德银不是下一个瑞信。”
与遭受重创的瑞信不同,他们强调德银“盈利稳定”,Autonomous预测2023年德银的有形账面价值回报率为7.1%,到2025年将升至8.5%。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